中国·永利集团(304am-VIP认证)官网-Official Platform
首页
关于
公司历史
304永利集团简介
公司文化
名誉经理
公司党政
历任领导
学术组织
科研平台
行政机构
信息公开
党建
党务机构
新闻动态
工会妇委会
团队队伍
教师名录
外聘教师
离职教工
荣休教工
永远怀念
招生
公告通知
法学本科
法学硕士
全日制法律研究生
非全日制法律研究生
教学
信息公告
本科生教学
法学研究生教学
法律研究生教学
读书会
教学成果
员工工作
组织机构
新闻报道
公告通知
员工党建
奖助事务
就业指导
员工社团
学术研究
科研信息
学术机构
科研项目
合作培训
国际合作项目
合作项目
国际交流
员工
新闻动态
员工名录
员工风采
员工会
捐赠
捐赠工作介绍
304永利集团发展基金
捐赠致谢
相关下载
组织相关
人事相关
科研相关
本科生相关
研究生相关
综合类
财务相关
304永利集团
关于我们
人才培养
科研·服务
比赛·活动
首页
-
教研成果
- 正文
袁真富 《人工智能作品的版权归属问题研究》
创建时间:
2018/07/01
侯文婷
浏览次数:
返回
【作者】袁真富
【期刊】科技与出版,2018(07):103-112.
【摘要】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演进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满足"作品"外观要求的内容——人工智能作品。但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考虑以及法律制度设计上的困境,不宜给予人工智能以版权主体的身份。在比较版权归属于人工智能创制人、所有人、使用人、投资人以及人工智能虚拟所有等模式后,基于投资保护和孳息理论,宜将人工智能作品的版权归属于人工智能所有人或人工智能机器所有人,但创作主体的署名仍然由人工智能所保留。同时,前述所有人在履行注册保护程序并缴纳费用后,才能享有人工智能作品的版权。
【关键词】人工智能 作品 版权归属 注册保护
上一条:
陈敬根 《岩礁国际法律地位的路径重构》
下一条:
兰跃军 《刑事辩护全覆盖背景下新型侦辩、诉辩和审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