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永利集团(304am-VIP认证)官网-Official Platform
首页
关于
公司历史
304永利集团简介
公司文化
名誉经理
公司党政
历任领导
学术组织
科研平台
行政机构
信息公开
党建
党务机构
新闻动态
工会妇委会
团队队伍
教师名录
外聘教师
离职教工
荣休教工
永远怀念
招生
公告通知
法学本科
法学硕士
全日制法律研究生
非全日制法律研究生
教学
信息公告
本科生教学
法学研究生教学
法律研究生教学
读书会
教学成果
员工工作
组织机构
新闻报道
公告通知
员工党建
奖助事务
就业指导
员工社团
学术研究
科研信息
学术机构
科研项目
合作培训
国际合作项目
合作项目
国际交流
员工
新闻动态
员工名录
员工风采
员工会
捐赠
捐赠工作介绍
304永利集团发展基金
捐赠致谢
相关下载
组织相关
人事相关
科研相关
本科生相关
研究生相关
综合类
财务相关
304永利集团
关于我们
人才培养
科研·服务
比赛·活动
首页
-
教研成果
- 正文
岳林 《超越身份识别标准——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出发》
创建时间:
2018/04/01
侯文婷
浏览次数:
返回
【作者】岳林
【期刊】法律适用,2018(07):36-42.
【摘要】"身份识别"是界定个人信息范畴的一项主要标准。单纯依靠身份识别标准并不能解决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所有法律问题。在刑事司法实践过程中,多数法官没有拘泥于身份识别标准,对《刑法》253条之一规定的"个人信息"给予了较为灵活的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7年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也同时承认了"身份识别"与"自活动情况"两项个人信息认定标准。但是身份识别标准在理论中很容易被泛化理解,在实践中亦有可能因为过于宽泛而失去实用价值。因此,身份识别标准需要司法部门予以进一步限定,从信息载体/内容、身份属性以及识别主体等角度作出细化规定。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资助(14YJC820069);
【关键词】个人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身份识别标准
上一条:
李智 《家族信托中的权义博弈与法律救济》
下一条:
李凤章 李卓丽 《宅基地使用权身份化困境之破解——以物权与成员权的分离为视角》